我们要面很多压力,求职压力、升职压力、被父母逼婚的压力、房贷压力、养娃的压力、中年危机压力……
细数起来人生简直就是一场抗压闯关游戏,但面对压力除了逃避和死扛,你还有第3种选择。
1
压力只会“杀死”这样想的人
前几天在微博上看到了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Kelly McGonigal的演讲视频,Kelly提到了一项长达八年的研究,在这期间,共追踪了3万名美国成年人,他们被问到两个问题:第一,你感受到的压力大吗?你相信压力对健康有害吗?
如果是你,你会怎么回答?
八年后,研究人员根据公开的死亡记录数据,找出了那些已经去世的参与者。
结果让人大吃一惊。
那些相信压力对健康有害的参与者,死亡风险增加了43%,他们比较容易出现失眠、内分泌失调,诱发癌症或心脏病,最终“预言实现”。相反那些明明也承受着较大的压力,却不认为压力有害健康的人,死亡风险反而比那些压力较小的参与者更低。
真正有害的不是压力,而是认为“压力有害”的想法,怎样看待压力才是决定我们健康以及生活质量的决定性因素。
2
与其摆脱压力,不如用尽全力去驾驭
怎么会这样呢?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为我们揭晓了答案。
第一个实验中,参与者要面对专家评委做一个五分钟的演讲,主题是自己的性格弱点。没有提前准备、明亮的灯光打在演讲者的脸上、摄像机全程拍摄、评委们频频露出鄙夷的神情。
第二个实验中,参与者要尽可能快地从996开始以7递减来倒数数字,期间会不断地受到干扰:快点,快点,太慢了,数错了,重新开始。
实验的特别之处在于,这些受试者都事先被教导出现呼吸加快、手心冒汗等这些反应都是有益的。
例如:心脏加快有助于准备进行下一个动作、呼吸急促会让你的大脑吸到更多氧气。研究结果发现,当参与者将这些抗压反应视为有助于自身表现时,将会感受到较少的压力,甚至变得更有自信。
在一般的抗压反应中,血管的收缩(幅度)会如同上图中较上方的血管图片,这样的收缩情况对健康确实有害。然而,若你将压力视为对自己有益的,血管的收缩(幅度)将会如上图中较下方的图片,呈现较放松、健康的状态。
在Kelly看来,不要想尽办法摆脱压力,而是用尽全力驾驭压力。你如何看待压力,将会影响你的抗压机制如何反应。
3
压力能帮我们提高社交能力
从生理的角度来看,当人们感受到压力时,作为对压力的反应,脑垂体会释放一种压力性激素,就是我们常常听到的催产素(oxytocin)。
催产素会在脑里微调我们的社交本能,使我们为一些行为做好准备,以增进与他人的亲密关系。
它甚至会增强人类的同理心,并使我们更愿意去帮助我们所关心的人。当你面对压力时,身体的抗压机制会刺激脑下垂体产生催产素,使你想要向人倾诉而非独自面对。
除了影响社交行为之外,催产素还具有消炎功能,可以确保血管在面对压力时会维持在放松的状态。另外,它还可以治疗因压力而造成受损的心细胞,使心脏更为强壮。
最让人惊喜的发现是,催产素所带来的各种生理益处,都可以藉由社交接触或社会支持来强化。
也就是说,当我们在面对压力的情况下去与人接触,不论是想要寻求帮助或是去帮助他人,我们的身体都会释放出更多的催产素,而催产素会引导抗压机制的反应变得更健康,让我们可以更快从压力中解放。
因此,与他人互动便成了我们体内一个有助于舒缓压力的内建机制。 而当你面临压力时,选择去与人分享,则可以让身体自行纾压。
4
颠覆既有压力认知
纵然各项研究表明,压力本身没有害,认为压力有害才有坏处,但是我们如何改变既有的压力应对模式呢?结合我们认知催眠调理中的干预方法,建议试试这个三步法:
第一、承认压力的存在。也就是说当你感受到压力时,不逃避它,允许自己感知到压力,尤其重要的是,找到压力感在身体上的具体表现和感受,比如,心跳是否在加快,呼吸是否更急促了,咽喉部位是否有堵塞或揪紧感等等;
第二、拥抱压力。意识到压力是你对在意的事物的正常反应,找到压力感在身体上的具体表现后,试着对自己说:“我知道我感到……”当以这样的方式找到身体和压力的连接,然后你会发现你会更容易开始思考压力背后的积极动机;
第三、运用压力给予的能量。不要试图耗费时间控制压力感,而是利用压力带来的紧迫感和专注,来思考你现在可以做什么来应对压力。当引发压力的问题得到逐步解决,压力感自然会消失。这些思维模式上的小改变,会激发一系列深入的变化。
抵抗或逃避不安,对生活意义的追求才是身心健康的不二法则。作出决定的最好方式是选择那些对你生活有意义的事情,然后相信自己能够处理好伴随而来的压力。
最幸福的人并不是没有压力的人。相反,他们是那些压力很大,但不消沉的人。这些人认为自己的生活接近完美,我们称这种现象为“压力悖论”。该想法使他们获取到更多的脑力和身体资源,让他们处于一种很享受、完全沉浸其中的心流状态。
通俗点说,你认为压力好,压力就帮助你;你认为压力坏,压力就折磨你。
最后,为大家送上斯坦福心理学教授Kelly McGonigal的演讲视频~
“最幸福的人并不是没有压力的人。相反,他们是那些压力很大,但把压力看作朋友的人。这样的压力,是生活的动力,也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意义。”
请填写真实信息,资料提交后,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