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5月 | DBA课程 谢志华教授《高级会计》
在企业的运营管理中,会计报表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具,它对于企业的意义就如同仪表盘之于汽车,帮助管理者了解企业的 “运行状态”,做出正确决策。然而,传统的会计报表存在不少问题,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并深入理解其内涵与作用。
谢志华教授
北京工商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致力于会计、财务管理、投资管理、审计理论等问题的研究。现任教育部工商管理学科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、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委员、财政部“会计名家”工程人选、财政部会计准则咨询专家和管理会计咨询专家、商务部政策咨询委员和内贸专家、中国商业会计学会副会长等。
5月10-11日的课程中,谢志华教授用两天的时间,以案例、故事的形式,围绕经济、会计、企业管理等多方面展开。从经济增长模式切入,探讨不同经济时代的增长特点,引出市场、信息不对称等核心概念。详细阐述会计在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中的作用,分析企业中各类信息不对称情况及会计报表的缺陷,进而提出业财融合、改进报表等解决思路,涉及企业管理中的诸多要点,为相关领域提供了全面且深入的知识体系。
会计的目的是解决经济领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,现在的会计存在一些问题。
- 前瞻性不足:仅聚焦历史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,缺乏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有效呈现。
- 信息呈现失衡:重数量轻质量,侧重资产、负债、利润等具体数值,忽视资产的变现能力、利润稳定性等关键质量指标。同时,结果与原因呈现失衡,仅展示经营最终结果,未深入挖掘业务动因,犹如只见冰山一角,难以支撑有效决策。
- 价值与业务脱节:过度聚焦价值信息,与业务信息割裂,财务数据无法紧密关联实际业务,导致企业难以明确各项业务对价值创造的贡献。
尽管存在问题,但会计报表对企业运营、治理监督和资本运作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。
- 以公司运营为根基,反映特定时期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
- 通过数据指标为管理决策提供核心依据,支撑战略方向判断
- 突破传统监督机制主观局限,以量化数据呈现运营实况
- 为治理层提供风险预警信号,助力精准定位经营漏洞
- 资本保全维度:通过资产负债动态监测,筑牢企业持续经营底线
- 资本增值维度:依托盈利潜力分析,指引资源优化配置方向
- 运营决策“仪表盘”
- 治理监督“客观尺”
- 资本运作“指南针”
- 量化资产、负债、所有者权益的存量与流量变化。
- 按变现能力排序资产结构,揭示短期偿债能力隐患。
- 为资金调配、投资布局提供流动性保障依据,平衡收益与安全。
- 传统利润计算忽视资产保值增值对长期盈利的支撑作用。
- 需融合资产负债表动态数据,评估资源消耗与价值创造的协同性。
- 以“资本保全+收益实现”双维度衡量经营成果,规避短期行为陷阱。
- 资产负债表
- 利润计量
业财融合就是业务和财务要结合起来,本质是一切业务都要创造价值。关键是要建立能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体系,让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能有效结合。
- 商品销售明细表:拆解商品级销售数据(量/价/本),锁定盈利支柱与滞销品类。识别“现金奶牛”产品,定向追加资源投入;淘汰低效SKU,重构产品矩阵,提升毛利贡献率。以单品盈利弹性校准生产优先级,规避“大而全”陷阱
- 单位成本明细表:穿透式拆解成本结构(料/工/费),定位高耗能环节。通过供应商整合、集中采购压降料耗成本,以自动化替代+技能升级提升人效产出比。以成本动因分析驱动精益生产,释放单位产品利润增量。
- 终极原因明细表:穿透经营表象,溯源战略执行偏差(如市场错配、流程冗余)。提前识别行业周期波动、政策合规风险,基于根因分析优化业务布局,以“问题-归因-对策”闭环实现经营韧性升级。
- 现金流量表:穿透式拆解现金净流量构成(经营/投资/筹资活动)。动态监测现金缺口风险,识别资金低效配置点,基于现金流动向优化信用政策、调整投资节奏,维系资金链韧性。
- 固定资产变现能力报表:量化固定资产市场流动性与折价空间(含处置成本、周期)。快速定位可快速变现资产,精准评估非核心资产剥离优先级,减少价值损耗。以变现能力校准资产配置策略,平衡流动性与收益性需求。
课堂风采
在整个课程过程中,谢教授生动有趣的讲解使得复杂的会计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,同学们轻松地做到知易行易。这种深入浅出的教学方式,让同学们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,更学会了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的企业经营和分析中,从而对高级会计学也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,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