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负丹青
“不负丹青”高师水墨巡展芜湖市美术馆站,已于2023年6月29日盛大开幕!此次展览主题接北京、上海、深圳历展,以院体学术为内核,探索中国传统人物、花鸟、山水和当代题材,尤其倾力于人物画之钟馗、罗汉、仕女等通俗美学与大众审美的关系,寻找自唐以来世俗鉴赏的感性逻辑。
芜湖市美术馆外景
文人画精神领袖苏轼提出“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,取其意气所到”,自此奠定文人群体在画坛正统地位,牵动画史发展的当代性。对传统院体画与现代文人画间矛盾,道“出新意于法度之中,寄妙理于豪放之外”,法、理作为创作宗旨和根基,黄宾虹曾阐释法为法律,理为物理。传统与现代、院体与文人辩证矛盾地纠葛成画史长河,彼此独立又相互依存。近代巨擘齐白石、黄宾虹、张大千晚年仍坚持临摹,在师古人进程中笔耕不辍,他们摹的是什么?重温参照系下图像背后的时代风格和个体风格,大师多方揣摩创作的丰富养分: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、读书的自觉意识、情节的大胆取舍等,这些都为艺术的终极目标——“虚构”而服务。
将人作为目的的人道主义传统,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当下成为严肃需求,人一旦变成手段便失去发展意义,苏轼法理观依然渗透在我们的日常。严肃绘画作为批判性美学之光,它重整客观理性的认识论和鉴赏力,辨析具体派别技法之精华,与古人对话中提高美的判断。黄宾虹提出画学理念,先学元画之笔墨,次摹明画之平稳,再习唐画之古意,最后究宋画之法变。这理念总结为,先认识笔墨,这是优秀作品必备的优秀形式。
在不易见到古画的今天,博物馆、美术馆等公立机构是我们认识笔墨形式的主场地;明画之平稳,以文征明为典型的文人画创作充满书卷气,同时又对严谨的院体派充满谦卑与敬意,民间画师仇英登上主流画坛是罕见案例,为世俗图像开辟一条康庄大道;盛唐古意注重传神写照,人物画尤其仕女画并非单纯取悦视觉的美人画,作为唐朝女性现实风采的体现,追寻绮罗霓裳背后的盛衰景象,传达人物内心“阿睹”之思绪;宋画作为皇家支撑下的官方美术机构,将中国画传统美学推向巅峰,如同昙花一现般灿烂光辉的艺术时代令人望其项背,遥不可及,工业化进程“征收”的不是制度、考试、画院甚至作为艺术符号的“宋徽宗”,却是影响气候的那份土壤。习画逻辑与鉴画层次异曲同工,解决何为一张好画、怎样看画、如何学画皆为一个历史认识问题。
与古人谈,力图追寻古意的新影本,重唤西方工业世界笼罩下中国美学的本来面目,步入“下真迹一等”的笔墨形式和美学典范。展览以一百余幅作品解构历代绘画风格,收获观者对历史图像的批评参与,经典非今人之面孔,只作度量今人经验的金针尺度。本次个展本着对传统书画的不懈探索,重唤师法古人与自然的敬畏之心,尊重个体思想在千年文化传承中的真实情感,不负丹青,游牧古今。
高师《拟李公麟维摩演教图》34.5×203.5cm纸本白描2022
高师《拟元人一苇渡江图》133×33cm纸本设色2022
高师《拟孙忠会水浒人物之花荣像》115×50cm纸本设色2023
请填写真实信息,资料提交后,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